JS垃圾回收机制

引用

JavaScript 是使用垃圾回收的语言,也就是说执行环境负责在代码执行时管理内存,通过自动内存管理实现内存分配和闲置资源回收。

思路其实很简单:确定哪个变量不再使用,然后释放它占用的内存。

这个过程是周期性的,即垃圾回收程序每隔一段时间(或者说在代码执行过程中某个预定的收集时间)就会自动运行。垃圾回收过程是一个近似且不完美的方案,因为某块内存是否还有用,属于“不可判定”的问题,意味着靠算法是解决不了的。

在浏览器的发展史上,用到过两种主要的标记策略:标记清理和引用计数。

标记清理

JavaScript 最常用的垃圾回收策略是标记清理(mark-and-sweep)

当变量进入上下文,比如在函数内部声明一个变量时,这个变量会被加上存在于上下文的标记。而在上下文中的变量,逻辑上讲永远不应该释放它们的内存,只要在上下文中的代码在运行,就有可能用到他们。当变量离开上下文时,也会被加上离开上下文的标记。

给变量加标记的方式有很多种。比如,当变量进入上下文时,反转某一位;或者可以维护“在上下文中”和“不在上下文中”两个变量列表,可以把变量从一个列表转移到另一个列表。标记过程的实现并不重要,关键是策略。

垃圾回收程序运行的时候,会标记内存中存储的所有变量(记住,标记方法有很多种)。然后,它会将所有在上下文中的变量,以及被在上下文中的变量引用的变量的标记去掉。在此之后再被加上标记的变量就是待删除的了,原因是任何在上下文中的变量都访问不到它们了。随后垃圾回收程序做一次内存清理,销毁带标记的所有值并收回它们的内存。

优势:

问题:

引用计数

另一种没那么常用的垃圾回收策略是引用计数(reference counting)。其思路是对每个值都记录它被引用的次数。声明变量并给它赋一个引用值时,这个值的引用数为1。如果同一个值又被赋给另一个变量,那么引用数加1。类似地,如果保存对该值引用的变量被其他值给覆盖了,那么引用数减1。当一个值的引用数为0时,就说明没办法再访问到这个值了,因此可以安全地回收其内存了。垃圾回收程序下次运行的时候就会释放引用数为0的值的内存。

引用计数最早由Netscape Navigator 3.0 采用,但很快就遇到了严重的问题:循环引用。所谓循环引用,就是对象A有一个指针指向对象B,而对象B也引用了对象A。比如:

function problem() {
  let objA = new Object();
  let objB = new Object();

  objA.someOtherObject = objB;
  objB.antherObject = objA;
}

内存泄漏

写得不好的 JavaScript 可能会出现难以察觉且有害的内存泄漏问题。
意外声明全局变量是最常见但也最容易修复的内存泄漏问题。
定时器也可能会悄悄地导致内存泄漏。
使用闭包很容易在不知不觉间造成内存泄漏。

V8垃圾回收策略

下面内容均来源这篇文章,点击查看详情。

作者:程序员冷月
链接:https://juejin.cn/post/6844904016325902344
来源:稀土掘金

V8 引擎采用分代式垃圾回收。其基本思想是根据对象的存活时间将内存划分为不同的代(Generation),每一代都有不同的回收策略。

具体来说,V8将内存划分为新生代(Young Generation)和老生代(Old Generation)两个代:

内存结构图如下所示:
Image